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江西高安灰埠镇

    信息发布者:ganzhouwen
    2017-03-23 23:40:34   转载

      镇区概况灰埠镇位于市域南部偏西,锦河南岸。传说唐时,地产石灰闻名于世,为方便水运,人们在锦河南岸砌起许多像码头一样的“埠”,故名灰埠。东与黄沙镇接壤,东南与新街镇毗邻,南与太阳镇临界,西南与相城镇相连,西与上高县泗溪镇隔河相望,北与杨圩镇、龙潭镇一衣带水。镇政府驻地灰埠集镇。1984年3月撤乡设镇,距城区26千米。民国时期划分为二区、三区,新中国成立初属五区,合作化时为十二区。人民公社化为东风公社(一部分属超英公社)。1961年6月划分为灰埠、五里、卢圩3个公社。1964年3月合并为灰埠公社。1984年3月撤销灰埠公社设立灰埠乡。1985年10月撤乡设镇至今。该镇下辖卢圩、武圳、沙洲、锦洲、锦江、梅湖、花苑、小港、希岭、栎林、荷山、观前、钧山、五里、碧山、山背、铜塘、银树、凤岭、塘下20个村和1个灰埠居委会。辖区总人口52810人,其中非农人口1452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02%。镇域面积122.52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61499亩,其中,水田44466亩,旱地17033亩;山林面积41160亩;水域面积2229亩。

      自然条件:灰埠地势东高西低。东北部为锦河冲积平原,西南部为丘陵地貌。钧山地势最高,海拨286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2℃,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零下8℃。最大储水量为400万立方米,锦惠渠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总有效灌溉面积2733公倾。境内有丰富有石灰石、麻石和砂石,土质多红壤。植被以松、杉、油茶林为主。防护林5万余亩,经济林3000亩,竹林500亩。森林覆盖率26%,储材量29万立方米。钧山村一罗汉古松,胸径50厘米,高12米,冠幅140平方米,相传为北宋皇帝钦赐之物,今犹苍翠茂盛。主要矿产资源有铝土、高岭土、耐火土、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煤、钴、锑、金等。2002年,投资35万元,修建一条长4.50千米、宽8米公路,通往鸡公岭石灰石开采区。

      经济概况:2014年截止11月份,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招商引资完成4.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农业总产值1.66亿元,比上年增长5%;完成财政收入8035万元。

      近年来,我镇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投资2亿元的中陶电子公司和投资1.3亿元的江西圣尼皮具有限公司已经落户荷山工业园区;江西省鑫洪路桥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已落户灰埠镇。投资8000万元成立的锦洲发家金佛手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种植成功金佛手,并开始出售鲜果、盆景、保健茶等产品。北京二商集团通过与山背村签订协议,种植富硒水稻1700余亩;上海中意农业科学有限公司承包山背村峨池组山地面积600亩,现已投资560多万元搭建铝合金棚架10000平方米来种植铁皮石斛。投资3300万美元的江西晓辉光电传感与流体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已落户新世纪工业城。另一方面,不断增加土地存量,通过征收荷山、五里、碧山、塘下、居委会的土地,增加土地存量近400亩;收回茶厂土地2700余亩,十六铺商住用地119.76亩。为灰埠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方面,投资260万元新建的卫生院门诊大楼已经投入使用,站点57个,病床76张,专业卫生人员132人。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社会保障方面,“新农合”参合人数43615人,参合率达96%;新型农村社保工作进展顺利,全镇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养老保障方面,灰埠敬老院新建了四栋老人公寓,集中供养57人;教育方面,累计投资600多万元,兴建了灰埠二中新教学大楼和教工宿舍,在校学生1562人,专任教师130人。改善了中心小学和各村小的基础设施,截止目前,有幼儿园4所,在园人数656人,小学21所,在校学生3482人,专任教师213名。计划生育工作方面,采取了强化计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等措施,全镇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人口出生育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安全稳定方面,根据我镇实际情况,投资50万元科学合理布局“天网”,在主要街道出入口、交通要道、集贸区域、镇行政办公区、卫生院、中小学校园门口、金融场所、居民小区安装30个监控头。另外,在派出所构建了电子监控室,配备了先进的数字录像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画面切换、镜头控制做到现场监控,又可以存储信息资料随时调度,做到了集镇区覆盖面达100%,实现了治安防控一体化。同时,大力加强平安建设,充分发挥了镇调解委员会和村治保会两级综治机构的职能,全年共受理案件65件,成功调解63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了对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学校、网吧等重要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确保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

      基础设施:境内有山塘水库73座,总蓄水量12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426.87公顷,占总面积14.40%;锦惠渠境内长15千米,灌溉农田1695.64公顷,占总面积57.20%。灰埠电灌站提升锦河水,灌溉农田554.34公顷,占总面积18.70%。境内锦河圩堤长22.80千米,排洪导托4.60千米。1989~1990年,投入4.8万个工日加固锦河圩堤,抗洪能力由10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1998~1999年又投入5万余个工日加高加固圩堤,使抗洪能力增至50年一遇。2000年后,每年投资35万元,实行机械化作业加固圩堤。

      境内有自来水公司2家,日供水量在8000立方米,110千伏变电站一座,黄付公路穿境而过,并新修一条环镇路,即将启动西环路建设。建立了锦洲金佛手和山背富硒产业基地。完成希岭、栎林、卢圩、梅湖的园田化项目近2万亩,以及碧山、银树18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新农村建设点7个,投资近2000万元进行灰埠灌区及水库改造,筹资180万元对希岭圩堤加固,筹资260万元新建曹坊电灌站。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累计完成680亩,超额完成348亩。同时,按照一户一档进行登记和管理搞好了农村危房改造,全镇44户危房改造对象全面完成。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2座小(一)型以上水库(铜塘水库、杨水井水库)全部退出承包养殖,确保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拆除禁养区内猪场111个,补偿资金160多万元;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投入资金187万元用于3座焚烧炉和230个垃圾池等相关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和购买,另外保洁员和转运员工资等常态支出预计171.3万元。

      集镇建设:2012年被列为中心卫星集镇后,我们抓住“拉框架、做生态、强管理”三个重点,打通新大门,黑化前进路,新修碧山路,拓宽五里路;斥资800万元搬迁了三个污染企业;新建综合交易市场、停车场、休闲广场和湿地公园;铺设下水道1000多米,栽种本地树木1000余棵,铺设草坪11000多平方米;拆除违规搭棚589个,整顿了秩序和卫生。累计投资2872万元。2013年以来,我镇共投入上亿元资金,加大集镇建设力度,道路实现了两横三纵(两横:新老黄付公路;三纵:振兴路、胜利路、碧山路);功能配套上实现了三场一园(三场:汽车综合服务市场、建材市场、休闲广场;一园:湿地公园);集镇三化同步推进(三化:绿化、亮化、黑化);全面着手“一搬、二建、三改造”,即农贸市场搬迁、第二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建设、新敬老院建设以及滨江路改造、西环路路基建设和碧山路路面硬化等一批集镇建设项目,通过这些项目,使集镇面貌和综合功能发生根本变化,逐渐塑造出中心镇、滨江城形象,使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品位不断提升,环境不断优化。

      名胜旅游:境内有景点2处,一处为五里村的水口塔,另一处为碧山燎山的摩崔崖画。2006年被评为省级文物单位。

      农业特产:盛产粮、棉、油、果、猪、牛、鱼等。1992年,灰埠为省科委指定的全省5个科技示范乡(镇)之一。1996年,水稻抛秧率80%以上。2000年10月,全国水稻抛秧生长情况现场会在灰埠五里村召开。灰埠黄花梨、翠冠以富含硒元素和无公害而名扬省内外,200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产品和无公害梨生产基地。1996年,全面推广猪牛良种工程,建有灰埠、卢圩、钧山、铜塘4个猪牛交易市场,年交易牛上万头。2005年,被农业部定为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生猪饲养量在13.3万头,牛存栏在8632头左右,家禽在12万羽。2006年,全镇有连片植棉村30余个,棉花总产625吨。卢圩全年棉花交易和加工量达5万余吨,成为江南最大棉花贸易加工集散地。

      人文体育:境内人文底蕴深厚。1986~1990年,灰埠采茶剧团在县内外演出2280场,观众110万人次,演出节目80余个。1994年,小品《特殊顾客》在江西电视台《相聚今宵》栏目中播出。有文化站一个,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农家书屋13个,藏书5万余册。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